长江商报 > 沪股通额度用尽超港股通7倍

沪股通额度用尽超港股通7倍

2014-11-18 01:32:1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沪港通“开车”首日,资金“一路向北”

■本报记者 邹平 见习记者 胡飞

两市高开低走

走势上看,两地市场均呈高开低走格局,尤以港股更弱。

昨日,沪指创下近三年新高2508.77点之后,快速回落,随后早盘跳水的券商股开始上攻,带动上证综指止跌回升,全天呈现弱势整理的走势,收盘跌0.19%。

盘面上传媒、京津冀、核能核电、航空、通用机械、互联网等板块领涨,银行、钢铁、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恒指方面,昨日早盘高开225点,开盘后快速回落转跌,重回24000点下方。沪股通当日额度14时前耗尽,而港股通全天仅使用不到20%额度。港股通表现令市场失望,沪港通概念股纷纷回吐,压低指数。

截至收盘,恒指报23797.08点,下跌290.30点;国企指数报10554.30点,下跌27.21点;红筹指数报4380.68点,下跌57.73点。全天成交830.21亿港元,相比前日明显放大。

对于沪港通首日“北火南温”的表现,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沪港通开通过程很平稳,港交所不会在意开通时的短期表现。港交所在额度用完前就一直在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沪港通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很多信息和数据,港交所会进行综合评估,未来额度怎么处理会早日公布。

港股通更慢热一些

“内地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参与交易会谨慎一些”。对于沪港通冷热不均的市场反应,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内地机构来讲,大多有一些分支机构在港参与,投资渠道充分,可能也不会短期释放很大交易量。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从数据上看,A股比港股热得多,北上是机构,南下是散户,从开户数和各地股民反应来看,在预期之中。

长江证券零售客户总部首席投资顾问刘开忠表示,A股作为国际资本市场新标的,很多海外机构投资者早已虎视眈眈;而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内地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且有50万资产的门槛限制,而在沪港通推出之前,对港股感兴趣的内地投资者可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港股配置,因此港股通表现得会更为慢热一些。

“沪港通涉及的市场规模还很有限。”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沪港通短期效应已经在过去一两周内得到提前反应,未来市场走势还需要得到基本面(如经济企稳)和政策面(如国企改革、土地改革以及适度微调的、灵活的货币政策等)的支持。

长江证券累计开通近万沪港通账户

作为首批获得业务资格的本地券商,长江证券、海通证券等准备较为充足。

“早在6月初公司已做好准备迎接沪港通业务到来”。长江证券零售客户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7日,长江证券累计开通权限客户数近万户,大多数营业部港股通客户参与了当天的港股交易。

而湖北另一家券商天风证券未透露其开通权限客户数。

为吸引投资者开通港股通账户,内地各大券商可谓不遗余力。据了解,长江证券已推出在12月31日前有交易的港股通客户免费赠送10档港股即时行情;专门团队负责港股市场跟踪,实时发布港股市场评论、港股行业及个股深度研究。

长江证券刘开忠介绍,目前沪股通总额度3000亿,每日额度130亿;港股通总额度2500亿,每日额度105亿。而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一开始进行初步试点,当运行平稳之后就进一步扩大、开放。所以,目前只是初步的试点,之后额度会持续放宽。

连接沪港资本市场的“大桥”——沪港通昨日正式登陆两地市场。沪港通到底是利好A股还是利好港股,资金到底是“北上”还是“南下”,两地股市在盘面上给出了明确答案——内地股市吸引力远大于香港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4时,沪股通当日130亿元额度已用尽,港股投资者参与踊跃。港交所称,新的买盘将会暂停接受,卖盘则不限。而截至港股收盘,港股通当日105亿限额还有余额87亿元,仅耗18亿,只用了16.8%(注:港股交易可T+0,A股是T+1)。照此推算,净买入A股资金是净买港股的7.35倍。

业内人士分析,内地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有一个熟悉、观望的过程,参与交易会谨慎一些。而对于内地机构来讲,大多有一些分支机构在港参与,投资渠道充分,可能也不会短期释放很大交易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