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十个“为什么”带你看透《黄金时代》

十个“为什么”带你看透《黄金时代》

2014-10-02 00:50:2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 据搜狐娱乐

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汤唯主演的电影《黄金时代》昨日起全国上映。从目前的影评来看,有人认为此片“过于平淡”,而有人则“认出了风暴”,这注定会是一部会引发激烈交锋的片子。而事实上,导演许鞍华与编剧李樯倾注近十年功力转化而成的这三个小时里,暗藏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段落。克制的表层叙事之下,细节才是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情怀,这些暗藏的宝藏势必会被眼尖的观众一个个挖掘玩味。

No.1 为什么都拍萧红,而不是丁玲、张爱玲、林徽因……

过度解读:拍萧红不会有“雷区”

影片中,萧红是贯穿始终的绝对女主角,去年也有一部名为《萧红》的传记电影出炉。为什么突然萧红变得抢手?同样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民国女作家,电影圈不为张爱玲、林徽因、丁玲作传?许鞍华曾说,2004年她与李樯结识,希望合作拍一部讲萧红与丁玲这两个女作家的电影,但李樯认为,丁玲身份更复杂,以她为主角之一,审查上恐怕有一定的风险。相比其他同时期的文人,没有任何政治主张的萧红不会有雷区。张爱玲、林徽因等的传奇更多是个人经历,而非时代使然。

No.2 为什么主人公经历这么惨,还要叫《黄金时代》?

过度解读:这是对时代的反讽

片名由《她认出了风暴》改成《黄金时代》,表面看,是摘自萧红写给萧军的书信,萧红是影片绝对主角,可影片同时也在讲述她身边文人的命运。这时期,是文学创作领域的“黄金时代”,但即便思想上再自由,文人们依旧抵挡不住时代的动荡。电影中萧红写给萧军的信里,还有这样一句:“这真是黄金时代……只不过是在笼子中度过的。”因为这一句,“黄金时代”变成了反讽。

No.3 为什么反复提到萧红对父亲和祖父的童年记忆?

过度解读:他们是萧红人生底色中的黑与白

电影开头与结尾呼应,开头侧重描写祖父对萧红的关怀与爱,父亲对她的冷漠一笔带过;结尾,加重了严酷父亲的描写。家庭是对萧红影响最深的部分,它直接构建萧红的人生观、爱情观,甚至是文学作品的风格。另外,在萧红对于萧军和端木的这两段关系里,也反映出父亲对萧红的影响。电影中如此安排,亦在暗示萧红一生的“遗弃”与“被遗弃”,都源自儿时的“父权”阴影。

No.4 为什么演着演着人物就向观众独白?

过度解读:能让观众主动思考

影评中,“间离效果”是用得最多的名词之一,演员演着演着,突然对镜头自白,或演员变成“报幕员”,交代故事背景、人物心理等。这效果由德国著名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率先提出并使用。许鞍华与李樯用这样的表现形式,希望达到一种新观影体验:将所有信息展示,观众主动选择材料,解构出属于自己的萧红。

No.5 为什么萧红嘴巴始终不闲着,不是吃东西就是抽烟?

过度解读:她一直处于“口腔期”。

电影里不吝啬于拍萧红的“吃”:盯邻桌奶油蛋糕解馋,狼吞虎咽吃排骨,吃黑列巴和白盐……病重,也要咬一口苹果……创作中的萧红,一直抽烟,“口腔活动”不断。创作者解读为,通过吃反映萧红对生活不减的热诚与执着。但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婴幼儿阶段,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如果被压抑,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由此看,电影中萧红心理状态仍停留在“口腔期”,是心智“被压抑的小女孩”。

No.6为什么萧红跟端木在一起后,开始穿貂皮大衣?

过度解读:暗示她“翻身做主人”

与萧军一起,萧红是附属品、弱势,萧军让她穿自己的大衣,用自己的鞋带。而与端木在一起,萧红是主动的一方,端木是追随者。电影里第一次挽着端木,萧红穿了皮草,服饰是萧红爱情关系、社会关系的映射。

No.7为什么萧红送个小竹竿都那么纠结?

过度解读:大家撮合萧红和聂绀弩

电影中,在西安萧红与端木暧昧时,萧红与聂绀弩有场谈话,萧红拿着把玩两年有余的小竹竿,对聂说,前段时间端木想要过来,但我不是很想给他,不然你帮我告诉他,这个小竹竿你拿去了?聂劝萧,你要记住,你是《商市街》《生死场》的作者,你要看重你在文学上的地位!对话很微妙,两人当时境遇也微妙,萧红对端木犹豫,她借小竹竿倾诉。但为何选择男人要谈及文学地位?源于当时两萧在文学上被当做一面旗帜,两人分开,这是一面文学旗帜的消失,这也是她与端木的结合得不到朋友认可的重要原因。当时聂有家庭,但不乏希望撮合他们的朋友。回看片中,聂萧互动,便有了另外一层深意。

No.8 为什么萧红和鲁迅在电影里看上去很暧昧?

过度解读:萧红的“恋父情结”作祟

鲁迅被看做萧红文学上的伯乐,但也有人揣测二人是否有情愫。片中,鲁迅与萧红结识后,后者对前者充满依恋,许广平似有戒备。但片中还有情节,萧红倾听躺椅上的鲁迅谈话,许广平在外屋,场景让人联想到家庭生活,女儿黏父亲,母亲忙家务。联想到片里萧父出场时的阴郁氛围,想来许鞍华与李樯也许认为,萧红把鲁迅当成父亲、心理“娘家”。鲁迅去世,萧红的悲痛源自精神上已无家可归。

No.9 为什么结尾处,定格于哈尔滨时期的萧红?

过度解读:这是萧红一生最潦倒也最自由的“黄金时代”

影片结尾,萧红去世,骆宾基独自走在街上,蓦然回首,眼前出现年轻时的萧红在窗台上的样子……片尾处出现的这段萧红影像,恰是她人生中最穷困最潦倒,也是最满怀希望的时期,大概是全片中一直郁郁寡欢的萧红精神世界最放松的一刻,暗合片名,这是她生命中实际上的一次“黄金时代”。

No.10 为什么说电影不仅仅是萧红一个人的传记?

过度解读:除了对民国时代的纪录,充满许鞍华的“夫子自道”

有一种疑问:“本以为这是讲萧红传奇经历的电影,怎么拍成了一个女人琐碎的一生?”事实上,许鞍华和李樯不愿将它定义成“萧红传记”,而将其定义为能够记载一个时代的、带有实验性质的“艺术片”。我们也可以认为这部电影明讲萧红,暗里充满许鞍华的“夫子自道”。戏里萧红一直强调,她就想找个地方安静写自己的东西,戏外许鞍华强调,她就想拍自己想拍的电影,鲜少“为观众拍片”。在民国作家中,萧红是不合时宜的人;而在如今躁动的电影圈,许鞍华作品的视角与题材,大部分也“不合时宜”。从这角度看,《黄金时代》不仅仅是萧红个人传记,同样也是许鞍华的自身映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