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家家户户种香菇,自给自足(上)

家家户户种香菇,自给自足(上)

2014-04-24 01:27:35 来源:长江商报

在菌架上等待采摘的香菇。本专题图片由贺祺华提供

长江商报消息 探访湖北最大的香菇种植区——随州桐柏山以南

香菇(又称香蕈),最早提到人工种植这种野生菌类的是南宋时期的《龙泉县志》,其法为“用干心木橄榄木、名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驳木皮上,候淹湿,经二年始间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

最初的人工种植是在段木上,这种取之天然的方法,菌体生长很慢,要等菌丝在木材中充分睡眠两年,待第三年秋季才能生长。而至“立春后,地气发泄,雷雨震动,始采取以竹篾穿挂,焙干”,才可以食用。

我国是最早出现人工栽培香菇的国家,而目前湖北随州境内仍然保留着家庭式的香菇种植园。本期《长江地理》深入随州桐柏山系,探访湖北境内最大的香菇种植区。

■本报记者 钱烨

探访地理

桐柏山系昼夜温差大,适合香菇生长

3月中旬,青苔村的香菇市场已经罢市。种植大户刘加富从银行抵押了小额贷款,开着面包车向河床边的种植棚奔去,此时已是香菇采摘的末季。

作为随州境北3个重要的香菇种植集镇之一,这里的地理位置稍显偏远。桐柏山系的余脉渗透到白云河的两岸,高低起伏的丘陵被垦植,因为缺少平整的土地,河床的两岸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种植棚。

随州作为国内主要的香菇供产地,有其自身的地理优势。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中间地带,每年冷暖气候在桐柏山系的顶端推来搡去,昼夜与换季温差极大,而冷暖的剧烈交替正是香菇生长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本着自然种植的道理和多年与土地打交道的经验,刘加富1994年就在白云河的岸边搭建了7座简单的荫棚。棚子的结构是水泥浇灌的,上层用竹篾撑起,上面铺满从山上砍来的灌木作为遮挡,这也是大部分种植大棚的模样。

刘加富的父亲用段木种植。附近山体的自然树木在几年内遭受大面积砍伐,很快大家意识到这种种植方法过于浪费木材,于是从沿海地区引进了袋料栽培技术。两者不同的是,段木需要大量原木,而袋料却可以用木屑与麸皮代替,并且更容易获得。

他的妻子刘邵芹说,本地种植的香菇口味非常干、脆,尤其是春栽品种,在东南沿海一带都很出名。她告诫外来者,挑选香菇以伞面有很多花纹的小朵为上,并保证不打农药;相反,菌种在着床前,木屑与麸皮需要彻底消毒,而消毒的方法也很原始——蒸馏。

青苔村的香菇种植一直停留在个体户上,扩大产值意味着更多的投资与风险。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小农式的精耕,让香菇生产与本地人生活融为一体,白云河东岸的郭家沟,亦是一处举村种植香菇的村落,村内房前屋后晒的都是刚采摘的香菇,年老的人拿着剪刀为香菇去柄。

自公社时代开始种植香菇,经过20年的发展,当地已经形成从提供菌种、木架、木屑、蒸馏到采摘、收购各个部分的分工,农民可以从青苔村的香菇市场买到它们缺少的需求品。这里已然形成集香菇种植、采摘、烘烤、收购于一体的自然人文景观。

现状

种植没成规模,村民多去采石赚钱

虽然每年以四五万元的收入进账,刘加富从今年开始还是缩减了自己的种植计划。来自白云河源头区域的采石暴利已经吸引了青苔村大部分的劳动力加入。

3月13日,我进入刘加富的养殖棚内,他正在棚内与汇丰银行的乡村贷款项目负责人谈贷款购车的事宜。原本可以种植1万多袋的种植棚,1/3已经空置,刘加富的堂兄弟刘二富也打算从银行借贷款。听说一辆东风牌大力神前后需要40多万,而到手后,每天依靠镇北采石厂的拉货生意,可以有千元以上进账。

刘加富购车2年,所有成本已经还清。相比运转时间较长的传统种植业,对自然的快速攫取,更易让他们发家致富。

住在河对岸郭家沟的朱存德,上世纪90年代是位教师,2004年开始辞职进入香菇养殖业。此时是青苔村种植香菇的顶峰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殖棚,不断扩大的养殖业一直维持村内的劳动力不外流,朱存德坦白地说,当老师不赚钱,自从转养殖业后,5年时间,他就在村内第一个住进了3层洋楼的房子。

目前除了种植香菇外,朱存德也在采石厂做临时工。虽然年纪较大,开不了车,但香菇种植业长达6个月的空闲期,无法支撑村民家庭的开支。

香菇种植业虽然以每年平均两三万的收入进账,远大于靠几亩薄田混日子的收入,但菌种长达6个月的休眠时间,还是让大部分的种植户无事可做。而村后的花岗岩逐渐成为代替乡村传统种植业的自然资源。

让种植户纷纷减少种植计划的另一个原因,在沿河开建木材厂的福建老板刘大健看来,是过于分散的小农式种植手段。虽然,香菇种植业在青苔村前后已经发展了30多年,一些种植业主也拥有20多年的种植经验,但产品的种植与外销始终没有形成规模,村内随处可见各家搭建的简易种植棚,香菇采摘烘干后,直接卖给街上的几家收购站,再外销到上海、武汉等地。福建老板刘大健认为,随州种植香菇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如果种植户能够扩大规模,向东南沿海一样,把香菇卖到韩国、日本,产品的价格与收入都会翻倍增长。

不过对于几代生存在桐柏山以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青苔村村民来说,眼前的利益与风险,始终让它们停留在基础性的自给自足上。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