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建宅引水,现仍为下游的村子提供灌溉(上)

建宅引水,现仍为下游的村子提供灌溉(上)

2014-04-17 01:13:21 来源:长江商报

 

大夫第中轴巷道。

长江商报消息 集生产、生活、休闲于一体,王明璠大夫第

通山王明璠大夫第(芋园)修建时间不详,没有碑刻县志或者族谱进行详细的记载。即使是后人的猜测,也有前后相抵的地方。不过作为清末地方县令的住宅,它的面积还是大得惊人,邻里八乡的异姓人都传说,修建者王明璠在江西当县令时,用棺材偷运银子回来建老宅。

目前,芋园的现状与历史原貌已相去甚远,住在西路东厢房内58年之久的殷德静却依然不愿意离开,早年有文物贩子顺着院内桂花树进来,偷走了她窗前的木雕狮子。

尽管从《通山县志》、《王氏宗谱》中可以窥见一些相关的修建信息,但大部分的日常生活细节像门前空地一样,空旷无垠。作为一座集生产、生活与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农耕庭园式生活空间,相比建筑的规模与价值,我们对日常流动的光影与人群更感兴趣。

■ 本报记者 钱烨采写/摄

又名芋园,取“多子多孙”之意

通山县城以西3公里,通往咸宁的209省道南侧,是占地1万平米的王明璠大夫第老宅。老宅主要的大门——东门上书“芋园”,据通山文物局范局长解释,是假借本地芋头多子多孙,乡土朴素的意思。

关于这幢老宅的修建时间,没有碑刻或者县志、族谱进行过详细的记载。2013年申报国家文保单位时,占地6450平方米的府第部分被大概确定在咸丰至同治年间修建。给出的理由是王明璠归乡养老之前,府第已经建好。

而根据《王氏宗谱》记载,在王明璠前后30年的从政生涯中,曾先后两次归乡丁忧,闲养在家,第一次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亲老告养回藉”,后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再次“解甲归田”,这次是以省墓为由,在家养老20余年。

谈到王明璠的为人,《王氏宗谱》上记载,其在瑞昌“倡筑长堤以捍水患”,人们纪其功绩,称该堤为“王公堤”。在萍乡,“保甲之法,亦全省效之”,从政不长,却有政声,被上司誉为“江西干员”。

王明璠的后代,目前搬到拆迁安置房内的第5代孙王德光认为,其太祖出身贫寒,能够在清末乱世依靠读书,试举为官,可以说其确实是块读书的料子,而且吃得了苦。他不认为其担任江西各地县官后有搜刮民膏的事情。

王之所以可以建造如此巨型豪宅的原因,是其父亲早年经商的积累。根据《王氏宗谱》记载,其父王松坡早年务农,仅有一间土砖房。道光末年,王松坡改行经营苎麻生意致富,且在县城开发行票据的商号。咸丰年间,王松坡已经回乡开始扩建房屋即今老宅,当地人称为“新屋道”。到了咸丰八年,王明璠中举后到江西当了县令,王家因此而发达起来。

抬梁式木结构形式,

从大幕山引水道至院落

不管是前后哪次归乡之前的修建,王明璠大夫第目前的规模可谓空前。仅府第院落内整体建筑,就有32个天井,64个房间,老宅与府第均以家祠为中轴线,这在鄂南大部分村庄都很常见。

可以说,芋园是一个放大版的、以祠堂为中轴线的聚居村落。院落的外墙是只有在祠堂建筑上才能看到的“猫拱墙”样式。

这么大的空间,只能通过抬梁式的木结构形式扩大空间,无论是府第还是老宅,院落的朝向都很特别。通山县文物局范局长称其为“坐西北,朝东南”,契合“八面来风”的风水观念。

与其他风水建筑一样,水道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王氏宗谱》记载,早在府第修建之前,王明璠请来此地以北2公里之外的洞口罗村村民做监工,开凿水道,将从村北大幕山流出一条小溪,引到院落以东,取名玉带河。

以前河上修有两座桥,出东门一处石台阶,向南沿着河堤走,其上有座风雨桥,今年71岁的王氏后人王德风说。虽然桥已不见,但这股泉水仍然可以为下游的几个村子提供灌溉。

府第内的排水系统仍很完善,78岁殷德静之所以不想搬走,就是认为厢房里没有蚊子。她20岁嫁过来时,站在天井下,能听到脚下的流水声。院落中不会积水,如果下水道堵了,村民会放几只乌龟,疏通管道。王德风说,抗战时期,甚至有孩子钻进下水道躲避前来搜刮的日本兵。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