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现代建筑如何“仿古”? 不应把传统装饰一味当符号用

现代建筑如何“仿古”? 不应把传统装饰一味当符号用

2014-03-20 01:10:47 来源:长江商报

圆通阁在传统的构造与建筑形式上,不断根据实际状况在做适应性的调整。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刘源摄

长江商报消息 ■ 本报记者 王巧爱

有人说,圆通阁的建造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有着历史使命感。

当丢失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灵魂的“复古风”刮得强劲之时,圆通阁的修建不仅为归元寺提供了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新地标,那些希望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可以得到传承的人,也希望它可以为现代建筑提供一个设计和建筑的示范——现代建筑如何在传承中发展。

误区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断层,“仿古”走了弯路

在圆通阁设计建造之前,也有一些使用传统工艺建造的建筑物。只是,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旅游开发中,所谓的“仿古建筑”占据了大量的眼球,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你会觉得各地都在做仿古建筑。

这种被称为“仿古建筑”的设计,因为缺乏对传统建筑的学习和了解,仅停留在“依葫芦画瓢”的层面。模仿其行,不得其义,似是而非,不伦不类,也因此遭到不少批评。这一度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思考。

圆通阁的设计者马炳坚几年前做过一个调研,他收集上个世纪至今尚存的近代建筑信息,发现在数百座老建筑中,仅有大约六分之一是中国风格建筑。现存较好的中式古建筑也有很多是由外国设计师完成的,比如原先燕京大学的80多栋建筑以及19世纪10年代初建的协和医院等。

可见近一百多年中国的巨变中,西洋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其中当然也包括建筑文化。

随着国外建筑师入驻中国,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逐渐流失,几乎造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和文化的断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乡建设走了“弯路”。他们丢失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美学、哲学和技术内涵,一味模仿西方的洋建筑。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在一些政府官员的主持和引导下,将城镇化建设引向了误区,丧失了民族特色,造成千城一面的结果。

“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沉淀了美学、科学、哲学的。”马炳坚说,中国传统古建筑有些保存上千年也不倒塌,是有其科学性的。梁柱的关键性支撑以及斗拱的力学功能,榫卯的韧性连结使木构建筑有很大的柔性,和非常好的抗震性能。尤其外形最鲜明的大屋顶,其曲面不仅有美感,而且保证了排水效能。最关键的是,它的设计与光照有一定的角度讲究,杰出的设计师总可以找到保证冬天取得最大太阳光照和夏天最小太阳光照的平衡点。

出路

“得义忘相”,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

马炳坚认为,城乡建设的决策者和建筑师们,应该明确中国民族建筑到底要走什么道路。

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规划中,已经明确了关于中国城乡建设的原则——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这已经为中国民族建筑指明了方向,“设计者一方面要保护已有的古建,另一方面要保证新建的建筑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吻合的,马炳坚将此视为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信号。他觉得,对于这些年出现在建筑领域的怪象,设计队伍和人员应该及时调整思路,同时也要注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改变知识体系,迅速改变中国建筑师对本民族建筑一无所知的不正常现象。”

设计者应该明确的是,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并不是将传统的装饰构件作为一种符号,一成不变地运用到建筑中。

很多建筑圈内的专家一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不同,功能性、审美性和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要对传统与现代共存、新与旧相统一的空间环境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在使用传统建筑工艺建造现代建筑时,要“得义忘相”,不拘泥于形式。

好比圆通阁的设计建造,它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但也根据其实际需求和区域文化特点,做了适应性的调整,比如高出的翘角,柱子以及木构件保持原木色等。

另外,为了解决对一层的遮挡,并对视觉进行校正,圆通阁一层檐柱设计为6米,突破了一般的檐柱尺寸为明间尺寸0.8倍的做法。

在圆通阁的第三层建筑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处理。由二层通向三层,起到支撑作用的四根角柱正处于角亭中心柱位置,与亭子的宝顶相矛盾,但在两者都不可或缺中,最后,他们想出了将柱子露出来的部分,包了一个亭子的宝顶,灵活处理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据马炳坚介绍,这是圆通阁诸多创新点之一。

“你能从这座被视为地标的建筑中,找到最传统的构造与建筑形式,也可以发现适应性做出的调整和变化。”吕临江庆幸能参与其中,他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参与到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