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渔民姚楚成:那些年,蹚水过河,鱼儿撞腿

渔民姚楚成:那些年,蹚水过河,鱼儿撞腿

2014-01-16 01:44:36 来源:长江商报

小水电站修建致河流断流问题严重。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王巧爱 摄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王巧爱

神农架宋洛乡长坊村6组村民。2011年,因为流经村子的香溪河支流河水即将因建设小水电站面临河流断流危险,他和村民联合写信反映问题,最后引起各方关注。最后迫于压力,修建小水电站计划撤销,神农架地区多个即将开发建设的小水电站被迫放弃开发,姚楚成的鱼苗育种基地幸免于难。

如果不是联合写那封信,姚楚成不敢想,村子里是不是变成了石头村,村里的格局会不会变化,而他,也不知道是漂在哪里打工,或者是背井离乡做着别的事情,总之,应该没那么幸运地继续养鱼这事。

现在,他的养鱼基地也扩大了,村子里养鱼的人家,也多了起来。从前,那个河里捉鱼吃的小村子,开始育苗养殖了。

和其他地方比,神农架林区的水资源,确实丰富。用宋洛乡长坊村姚楚成的话来讲,随便一个沟沟汊汊,村民总能找到可以吃、用的水。而且,现在随着城镇化,自来水也逐渐走进他们山区,很多村民也不用出门挑水吃了。

不过,村落里通了公路之后,村民为了出行方便,大多搬迁到了靠近公路的地方居住。而林区的县乡道,有个共通之处,公路一般都是临水而建的,如此,通常情况下,村民也就傍着一个水源了。

姚楚成所处的村子长坊河穿村子而过,村子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就住在河边。当初就是看准了取水方便,他便想到了利用河水在附近建立养殖基地,发展神农架特有的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殖。

这是个诱惑,也是冒险。因为齐口裂腹鱼算是比较稀罕的鱼类了,这些年随着生态破坏,这种鱼也越来越少。但当时,这种鱼的市场价达到300多元一斤。想想他们上游的河水没有污染破坏,本身很适合养殖齐口裂腹鱼,姚楚成最后动心了。

可没多久,村子里就张贴了要建水电站的通告,河水将被拦腰斩断。村民一看,那哪行,不但没水用,村子里居民的分布格局,也有可能随之打破,更别说姚楚成的养殖基地了。村民商议之下,想到了写信求助。

幸运的是,问题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纷纷曝光神农架密集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之后,很快,一批准备投建的小水电迅速被终止。姚楚成的养殖基地算是保下来了。

其实,在几十年前,林区的村民们根本不知道养鱼,如果想吃鱼的话,大可以尽情在河里去捉捕的,那时候,很多地方,河水里的鱼几乎都是可以舀出来的,那是名副其实的“渔村”。但后来河流出现了断流问题,那种“蹚水过河,鱼儿撞腿”的情景自然不见了,很多“渔村”变成了“石头村”。

姚楚成说,当年落后的林区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才发展小水电,引水发电,造成了河流断流。但这些已经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拆除这些小水电的安置费用过高,已然断流的河流,无力回天了。

和上游比起来,中下游河道挖沙,导致河流断流的问题也很严重。

姚楚成记得,去往兴山县的路上,毛家河和马家河交汇的地方,每次路过,首先是一个堆得比山头还高的沙堆,车子在上面来来往往地运着沙。而离它十几米远的地方,被无限拉宽的河床的另一边,看得到一汪静止不动的,浑浊的水,竟然还有装了柴油发动机的大船在上面跑。

他听村民讲,采沙船一度挖沙,导致河水泛滥,冲垮了河边的房子,而河水,在枯水期或者水电站不放水的时候,就变成了装沙车的阳关大道。

这两者谁的破坏性更大,姚楚成不好说。但他觉得,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保护好神农架的生态环境,保护河流的天然属性似乎更符合人们对神农架的定位和认识。

姚楚成觉得,最好是将发展和生态结合起来,有特色,不冲突,就像现在他们正在做的,培养的齐口裂腹鱼育苗,接下来将会成为恢复生态的一部分,将被投放在长江、水库以及一些没有断流的河水中。

■江湖之变

7座电站,致6公里河水断流

河流断流问题在降水少,干旱季节很突出,2006年,由于降水较少,持续干旱,旱情较重的荆门市,有3110口塘堰干涸,73条河溪断流。2011年,湖北全省21.6万口塘堰干涸,近千条山沟河溪断流。而2013年夏季,省内600多条山沟河溪断流。我省首次发布河流枯水红色预警。

河流断流的一个人为原因是小水电的修建。据神农架农业局调查,2007年,夹道河长24公里,已建成电站7座,造成了6公里河水断流;香溪河主河道木鱼段30.5公里长的河流上,建有大小电站12座,造成10.5公里河水断流,其余20公里河水流量很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