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风·雨·桥

风·雨·桥

2014-01-09 02:39:3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期专题 本报记者 王巧爱采写/摄

“风雨桥”,是土家族、苗族、侗族聚居地的典型建筑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在湖北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恩施各县乡镇。

“风雨桥”,南方起初称之为“屋桥”,北方则称为“廊桥”。后来,逐渐演化成“凉桥”,最后统一为“风雨桥”。据恩施民俗专家介绍,“风雨桥”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代,而恩施州的“风雨桥”可查历史为清代。在各个乡镇村没有修建公路以前,“风雨桥”是山区村民们出行的主要通道,后来随着公路系统完善而逐渐淡出。许多因为年久未修,退化、损坏。

上世纪八十年代掀起“民族风”之后,恩施州的少数民族文化也被纳入“消费计划”,风雨桥的保护和重建又开始流行起来。据恩施州的普查记录和当地民俗专家介绍,宣恩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00年间,保存有11座风雨桥。但这些年也有破损,只有晓关、长潭河、李家河、沙道沟,桐子营等乡镇还保留了一些“风雨桥”。就整个恩施州的分布来看,保存完好的风雨桥,大概不到20座,主要分布在宣恩、咸丰、鹤峰、来凤。

本期《长江地理》继续“乡土计划”系列,此次走访恩施州县镇,先后寻访了州内6座风雨桥,记录了它们的现状、特点以及功能变迁。同时试图通过两座“进城”的复古风雨桥,解析风雨桥在恩施的存在背景和原因解析,以及功能变迁的背后。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