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古桥“进城”是低调地物尽其用还是高调地奢华?(上)

古桥“进城”是低调地物尽其用还是高调地奢华?(上)

2014-01-09 02:39:38 来源:长江商报

宣恩文澜桥,建造工艺之精致,难以再复制。宋文供图

长江商报消息 现代“风雨桥”,返古与复兴

■ 本报记者 王巧爱 采写/摄

如果说建筑是历史的话,其中也包括对文化、经济变迁的侧面记录。

从乡村的四个古朴、简易的风雨桥,到城市里“复古”的风雨桥,这场以文化产业为由头的乡土桥梁“进城运动”,也或多或少看得出背后的文化变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增长点。

民俗专家说,这场变更是需求变迁基础上的不可逆化推进,完好无损地保存乡土的风雨桥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承载着建筑文化的民族特色建筑,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才能给建筑以发展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山高谷深沟狭”,风雨桥应需而生

从探访宣恩县沙道沟彭家寨风雨桥到芭蕉乡戽口村九道水风雨桥,整整花了五天时间。在到达乡镇后,还要花从县城到乡镇一样的路程,赶往风雨桥。

宣恩县文化馆副馆长李培枝说,风雨桥这类建筑,大部分存在于交通不便的山区。检索我国风雨桥的分布,大多为西南或者东南的丘陵山地。

李培枝说,在没有那么便利的交通工具和道路之前,大部分村民都是靠脚力行走。运送重物也是肩挑背驮式,往往要翻山越河,再翻山越河。而风雨桥的存在,可以让这些挑夫们歇一脚。

除了地理环境之外,气候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山区,往往因为局部气候环境山雨比较多,所以为了方便过往行人躲风避雨,停靠歇息,重要的是通过河流和山头一些障碍物,才有了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湖北恩施不例外于这种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李培枝觉得,风雨桥的分布地理环境可以用“山高谷深沟狭”来形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点出了传统意义上风雨桥存在的特征和价值。

恩施民俗专家贺孝贵也指出,在满足过桥和休息这两个前提下,风雨桥才会存在。一般来说,风雨桥多处在离村落比较近的地方,出行便利,也算装点村庄;另外建一座桥的代价也不小,要有足够多的人愿意出资、出力去建一座风雨桥。

他认为,从另外一个层面解析,在人出行频率不高的地方,更经济和现实的做法是搭造简易的过河通道。将风雨桥真正建在“山高谷深沟狭”,维修也不现实。

从探访的情况看,现存的风雨桥所处位置确实相对较为偏僻,也大多是在大山里。只是随着发展变化,人克服了很多来自山河地理环境的障碍,自然环境的因素渐渐被忽略。

还留存下来的风雨桥,一般都处在村落有人的地方。恩施身在大山,分布得偏僻,也随着交通改善让这种体验发生变化。也有可能那些至今看起来处在偏僻地方的风雨桥确实存在过,只是受木桥本身的材质限制,加上年久失修,风吹雨打,山洪冲击,早已不存在了。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