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西风格平分秋色,安然相处

中西风格平分秋色,安然相处

2013-12-19 02:46:25 来源:长江商报

圣三一堂,摄于2011年。静冬斋供图

长江商报消息 重檐攒尖琉璃瓦,凯尔特风十字窗

■ 本报记者 钱烨

12月7日,位于武昌解放路上ATM新潮百货对面的圣三一堂被围进工地,这引起了记者对老教堂的关注。这座有100多年历史的建筑因为长期被包得太紧,至今没有被定为文保单位或优秀历史建筑。而与圣三一堂风格相仿的现存中西合璧式教堂,还有位于青龙巷的圣救世主堂,和汉正街的救世堂。与它一街之隔的圣救世主堂,也在等待漫长的保护审批程序。

根据《武汉市志·社会志》记载,在1950年的统计报告中,武汉有天主教堂18处,基督教堂、所76处,这一数据在解放前可能更多。1955年后,一份非官方的调查数据却是,武汉市内现存基督教堂24座(天主教堂不详)。大量的教堂在消失,这里面不乏历史地位很重要的基督教生命堂——它曾作为“文革”时期武汉唯一可以做礼拜的总堂使用,在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

与众多的教堂相比,本期《长江地理》探访的只是其三。这三个中西合璧式教堂,或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和典型性,引我们去探寻被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城市片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武汉的教堂数量猛增

据《武汉市志·社会志》记载,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南部省份行走时,葡萄牙人耶稣会的何大化已经进入湖北传教,并在武昌汉阳门紧靠蛇山脚下修建了简单的教堂,受洗300人,后来因为张献忠攻打武昌城,何大化卖掉房产,逃亡福建。

外国人最初来中国内地传教是很受抵制的。至少在17世纪前,那些从梵蒂冈派遣的传教士在两湖地区的活动还很少见,遣使会会士陈阿本,在赴任途中就被捕,病死在北京狱中。顺治十八年,法国人耶稣会神父穆迪我来武昌修建天主教堂,至此,天主教在武汉才一直流传下去。

现在武汉保存最早的天主教堂,是1862年意大利人明位笃从应城将座堂搬过来的上海路天主堂。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陆传教,并增汉口作为租界,涌入武汉的教会开始增多。

就在太平天国与湘军在安徽拉锯战之时,杨格非被准许进入南京传教。这位基督教(又称新教)英国伦敦会的教士,本来是要到非洲大陆南端的马达加斯加岛传教的,教会说服他来到中国,于1862年,沿着长江水道来汉口传教。

武汉第一座基督教堂,是他在两年后在汉口夹街修建的首恩堂,基督教循道会的郭修理比他晚来了8个月,在汉口大通巷修建了第二座基督教堂——福音堂,也就是目前耸立在普爱医院前面的救世堂的前身。

最先到来的伦敦会与循道会,甚至划出了自己各自传教的势力范围。据《武昌县志》记载,伦敦会沿长江传道,先后在武穴、黄石修建教堂,而循道会上溯汉江,在沔阳(今仙桃)、天门修建教堂。

因为新分出来的基督教(又称信教)势力资本雄厚,特别是后来进入武汉的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武昌修建了众多教堂,圣三一堂、圣救世主堂都由他们出资修建。武汉最早的大学——文华书院,也是圣公会当年建的。

20世纪初到抗战时期,是武汉扩建教堂最多的时期。据《武汉市志·社会志》记载,1935年底,仅基督教堂已超过50座,教士7000余人。教会的进入,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教堂,还有教会修建的学校与医院。

据19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基督教在武汉所办的学校就有21所,学生数量占到社会总数的1/3,由19世纪末的60人增加到1921年的2979人。这里不乏一些新式学校的设立,例如武汉最早的女子学校,就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在1874年开办的,与文华书院同一个大院。迫于当时的社会压力,女学生数量只有不到10人,上午学校教她们文史、唱经,下午学习刺绣、缝纫以及烹调。

圣三一堂

“它具有申报文保单位的价值”

在武汉目前保存下来的教堂中,圣三一堂的内部面积算是最大的。据1929年《圣公会报》记载,作为湘鄂地区的主要堂会之一,“湘鄂妇女传道服务团年会”当年曾在此召开,参加者超过三百人。

12月9日,记者在圣三一堂周围工地看到的情景却相差甚大。除了从两扇绿色的铁门后露出的圆顶,后面的一切都被包围在工地与乱搭乱建的民房中。想拍个全景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圣三一堂位于武昌老城的中心。当年外国人在汉口修建教堂是受到条约保护的,而武昌城却对这种西式建筑相当抵制。当时曾有因外国传教士的购地风波,闹民怨沸腾,外国人不得不请当地政府为他们出面,贴公告,下训令。

也许是为了迎合普通民众的喜好,圣三一堂的风格明显具有中西合璧的样式。主楼是一个八角亭,看起来有点像比它晚几十年建的武大老图书馆。这种即使在中国建筑中都被看为不够严肃的建筑样式,被用来安放在教堂主楼上,原因或许只有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才可以说得清楚。

武大建筑学院教授赵冰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折衷。就像武汉大部分教堂的格局都顺应中国人的南北坐向一样,这降低了在建筑家眼里这些教堂的价值。不过在那个历史时空里,洋人要想在中国内陆生存下来,还是免不了要入乡随俗。

除了显眼的八角亭,圣三一堂的外部装饰也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砖雕。一位住在教堂后面17年的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前,教堂的外围还存在一堵古色古香的青砖围墙。

或许因为一直被包围在民房中,圣三一堂总是被忽略。直到两个月前,教堂前面的两层商店重新装修,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栋历史超过百年,与辛亥革命红楼同一年(1910年)修建的历史建筑,相比刚修缮一新的红楼,它的命运要多舛得多。

居住在后面的陈师傅曾经在教堂里面上过小学。据了解,教堂在解放初期已经停止教会活动,改为解放路小学,学校停办后,周围逐渐被违建的民宅吞并。2011年,因为存在消防隐患,住在圣三一堂内的违建户被迫搬迁整治。

据民俗专家刘谦定介绍,解放路小学停办后,圣三一堂一度作为教委的办公场所。教委搬走后,教堂一度被改造成舞厅,楼板崩塌后,又被租作仓库。

记者致电武昌区文物科刘科长,对方称目前圣三一堂不是文保单位,也不是优秀历史建筑。“它具有申报文保单位的价值,目前的工地是在维修。”

圣救世主堂

已纳入保护范围,

将申报优秀历史建筑

圣救世主堂比圣三一堂的修建还要早几年,关于这座教堂,可以查阅到的历史很有限。据维基百科上称,这座教堂是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兴建的众多教堂之一,属中西合璧式建筑,重檐攒尖琉璃瓦顶,上设宝瓶。俗称府街口教堂,辛亥革命肇始地之一。

12月14日,记者询问周围老居民得知,现为武昌残疾人救治中心活动室的圣救世主堂,在解放初期就停止宗教活动,改建为青龙巷小学。很多在里面读过书的居民,都不知道它的前身是一所教堂。只有一位年纪接近70岁的杨师傅知道一点关于这座中西合璧式教堂的历史,并称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日知会最先就是在这里设立的。

刘谦定在此特别提到一个人——胡兰亭。其为华人教士,曾在1904年与黄吉亭一起,在圣救世主堂内设立报刊阅览室,后来科学补习所成员的刘静庵加入其中,改名日知会。过了两年,又搬到了昙华林。

胡兰亭是外国传教士在武汉本土受洗的最初一批华人牧师之一,幼年时在汉口沿街乞讨,被杨格非收留,后来进入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读书,受洗成为牧师。

20世纪初,在武汉传道的教会与革命人士之间的联系显然非常紧密。虽然,外国人传教的目的不一,但是其对武汉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可能是他们自己也未曾料到的。

说起圣救世主堂的历史,可能还要追溯到更早的1871年。基督教美国圣公会来到武昌后,买下青龙巷这块地皮,在20世纪初修建圣救世主堂之前,这里就兴建了学校、诊所,后来与日知会一样,学校也搬进了昙华林。

刘谦定说,以前教会牧师的后人仍然生活在圣救世主堂周围的民居房里。12月14日,除了一对聋哑人,我们在教堂周围的民房里没有找到关于这些牧师后人的一点讯息。

目前,作为武昌区残疾人救治中心活动室的圣救世主堂,已经翻新。室内放着两座乒乓球桌,室外一棵与重檐攒尖琉璃瓦顶同高的悬铃木已经枯黄。

建筑周围没有任何提示关于这座中西合璧式教堂的历史信息,负责管理武汉优秀历史建筑的房地局安维护处称,圣救世主堂已经纳入可控保护范围,将会在下一批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审查中进行审批。

救世堂

主体建筑被保留,仍作教堂使用

在三座中西合璧式教堂里,救世堂可能是最被人熟知,也是唯一延续着教堂功能的。

2011年,这座英国循道会于1931年修建的教堂在多方呼吁下免于搬迁,原地保留。曾参与呼吁保护,在教堂周围长大的武汉电视台编导侯红志回忆,“文革”时期,救世堂是普爱医院的中医门诊部,教堂主体部分由此得以保留,作为仓库使用。

虽然教堂免于搬迁,但是与教堂建筑一体的普爱医院南院部分,却在2010年遭到拆除。据称,被拆除部分紧靠汉江,一体式英国建筑,红砖、拱门,窗户是白颜色的,室内留有壁炉。

曾参与保护昙华林老建筑的刘谦定认为,一座教堂的修复,不仅要恢复他的历史原貌,对于教堂周围的历史环境也应该恢复。“教堂不是孤立的,除了牧师楼,很多都附有医院和学校,应该一体保存和修复。”

可惜的是,救世堂背后的小学在上世纪90年代医院扩建过程中就被拆除。而与教堂融为一体的南院部分,也未能保留。相比面临大拆迁的汉正街,救世堂似乎还算幸运的。

据资料记载,救世堂前身是1867第二位前来武汉传教的基督教英国循道会教士郭修理修建的福音堂。伴随着福音堂而修建的是华中区最早的西医医院——普爱医院,以及武昌博文书院(今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汉阳训女书院(今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1931年,循道会在得到资金赞助之后,修建了全新的救世堂,并且作为循道会在湖北的中心教堂使用。汉口大水时期,教堂曾作为收容所救治难民。

武汉建筑学院教授赵冰说,从建筑学上讲,这座教堂坐北朝南,违背了西方教堂东西朝向的原则。但平面的拉丁十字格局,又弥补了东西方的冲突。虽然在外观上,具有中国南方地域色彩的单檐庑殿琉璃瓦屋顶看起来不合教堂的严肃主题,但内部的西式风格的凯尔特十字窗具有浓郁的英国基督教特色。

所以,在三座教堂中,救世堂是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最为平和的一个,中西风格可谓平分秋色。赵冰说,由此可以看出在经过几十年的中西碰撞后,斗争或者妥协,都得到了各自的理解和安然相处的方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