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泛滥的江河,堆积出制陶的“朱砂”

泛滥的江河,堆积出制陶的“朱砂”

2013-12-05 02:40:32 来源:长江商报

夏裕谷制陶用的土大多直接取自河床上的粘土。

等陶器阴干后,贴上耳朵。

制作绳纹的工具。

长江商报消息 江汉平原,寻访楚人遗留的“泥土味道”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郢城泥陶的烧制技艺被列入“扩展项目名录”。

该项目的传承人夏裕谷和他的陶器作坊就在荆州。夏裕谷的陶器作坊很好找,从荆州古城东门出来,沿着连接护城河与长湖之间的河道,进入草市镇的东关北路,就可以看到一柱烟囱。那是上世纪90年代末夏裕谷拼了命保护下来的,窑址的具体位置就位于岳山村、郢南村与草市村的交界。因处于新建火车站的开发区内,烧了40多年的窑场怕是保不住了。

■ 本报记者 钱烨 采写/摄

■家业

夏家的榨菜坛子,曾经从涪陵出发,顺江而下

12月1日下午2点,荆州区文化馆的唐彬带我去找夏裕谷的作坊。

与其他城乡接合部一样,紧接荆州市区的草市镇内,已经没有几个像样的村庄,开发区的道路把一切碾平,而彼此连接的村道却崎岖难走得多。夏裕谷的窑址就在这些村道的末端,一个周围是水塘,看起来像一个巨大垃圾场的地方。

黑色的烟从一个土窑中冒出,周围地上铺满了晒干的垃圾、衣服。这是燃料,很难想象通过审批成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郢城泥陶就是从这个吐着黑烟的包子窑中烧出来的。

被挖断的龙窑还竖在原来的地方,看起来已经废弃已久。夏裕谷在龙窑的底下又建了一个私窑,可以用来烧制温度超过1200摄氏度的釉陶或者瓷器。

夏裕谷是涪陵人,今年76岁。上世纪70年代,作为陶瓷生产技术人员被荆州纪南公社从外地引进,定居草市镇,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陶工,家里祖传一条龙窑,已经烧了七八十年。

夏裕谷祖上在涪陵的窑址,是在距离长江水道15公里的清溪镇。因为本地的榨菜非常出名,榨菜坛子供不应求,附近的窑址也主要生产这种日用陶器,夏家也不例外。

夏裕谷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出走之前,荆沙之地是长江下游涪陵榨菜主要的倾销之地。当时生活在长江上游的涪陵人,在冬季腌制泡菜,随着夏家生产的榨菜坛子一起用木船穿过尚未淹没前的长江三峡,运到沙市码头,或者再往下游的武汉、南京、上海各地。

因为三峡险滩难走,船到了沙市就废了,换平底帆船。再向下游走,因为生意上的往来,夏裕谷在年轻时经常出现在沙市、公安一带,出走也是因为地处江汉平原的荆沙之地粮食更富足,对比远在上游、陆路交通甚为不便的涪陵,夏裕谷在1977年决定定居沙市。

目前,为了维持生计,用来贴锅盔的陶制内胆成为夏裕谷糊口的主要营生。与当年主要烧制榨菜坛子一样,锅盔这种小吃在江汉平原非常流行,供应陶制内胆的窑址不多,前来订货的陶瓷商人络绎不绝。而另一方面,从他手上出品的仿古楚国陶器,只有在订购之后,才会用那口私人的倒烟窑烧制。

■考古

楚国的作坊,都分布在城内河床的边缘

夏裕谷烧制陶器的手艺是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1938年出生的他,因为涪陵偏远的地理位置,并没有经过抗战的烽火岁月。小时候夏裕谷读过私塾,后来进入公学,上世纪50年代末兴起公社运动后,他就回到窑场做陶工,延续至今。

夏家作坊除了生产榨菜坛子,还烧制一些日用陶器。当时陶器的釉色很简单,从长江边上挑来一些潮泥(类似于淤泥)涂在坛子上,烧出来的釉色很粗糙,但这是生活在长江沿岸的先民,一直沿用的简单方法。

长江流域烧制陶器的历史可能要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湖北境内来说,具有代表性的屈家岭文化,已经出现造型、功能多样的生活日用陶器。而且,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生产陶器的作坊与方式基本没有发生改变,泥土可能是人类最初尝试用来制作生活工具的材料。对于沿河而居的古代人来说,河床上的粘土层又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

夏裕谷目前还在维持的窑场,就坐落在连接荆州护城河与长湖之间的河道之上。而历史上,毗邻荆州的长江、沮漳河多次泛滥,洪水过后的淤泥层堆积成为现在的陆地,而这种本地称为“朱砂红”的粘土,非常适合作为制作陶器的原材料。

事实上,早在周代之后在此定居的楚国人,就开始利用长江不断泛滥堆积的泥土生产陶器。在楚国历史上时间最久的都城——纪南城,距离夏裕谷的陶器作坊只有10公里。在连续的考古发现中,城内曾不止一次对外公布发现大面积的陶器作坊遗址。

在对外公布的考古信息中,这座楚国历史上最大都城内的陶器作坊都分布在城内河床边缘,就像夏裕谷的窑场一样,这么做是方便取水,而且紧邻长江,水运比陆路要发达得多。

在靠近城内凤凰山一侧的陶器作坊遗址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当时为了取土、山体被挖掉的一部分,其他作坊也陆续发现一些取土产生的泥坑。

与此相对应的是,夏裕谷在就地取材时,也会留下大大小小的挖掘痕迹。看上去荆州一带陶土很充足,但是可供烧制釉陶的高温土却很少。所以在长久的历史中,楚国人日常生活用的陶器,都是工艺简单的红陶或者灰陶,而上了釉的陶器或者是瓷器,因为原材料缺乏,一直很少有考古发现。

认土

好的泥陶师傅,会先用舌头品尝泥土的味道

在制陶出现以后,这种与泥土打交道的手工艺,在夏裕谷的作坊里一直保持着最初的生产方式。一些制造绳纹与拉坯用的工具与楚都纪南城陶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陶模、工具很相似。

夏裕谷说,陶器制作首先要会认土、取土,必要时,甚至要用舌头品尝。

认土就是辨认这种土是否可以作为制作陶器的原材料。夏裕谷说,陶器分红陶、灰陶、釉陶,前两种只需要耐温900摄氏度的低温土制作就行了,荆州本地的土壤就很适合,这也是当年楚国人大量运用的本地材料。

而需要上釉的陶土,需要耐温1200摄氏度以上。荆州河床附近的低温土在超过1000摄氏度以后,就会变形,到了1200摄氏度就烧成“粑粑”了。所以,寻找可以烧制釉陶的泥土一度成为上世纪70年代夏裕谷来到纪南公社后的首要任务。

辨认泥土时,经验丰富的泥陶师傅会用舌头品尝泥土的味道,如果是低温土,酸味会很重,就像本地的“朱砂红”一样。

取土也并不容易,这要根据制作的陶器类型而定。一般烧制的红陶、灰陶器具,直接从本地的河床挖出粘土之后,要晾晒一段时间,去除多余的水分,可以先用脚踩,让泥土与水充分结合。而制作造型精细的壶、瓶时,需要用浆洗的办法,将泥土中石渣沉淀掉,然后将水浆晒干,得到最精细的泥土。

这些都很花费时间,而要让泥土最后可以用来制作陶器,还需要一种看起来像一张弓的锯子,一头吊在房梁上,锯子陷入泥土里,来回牵扯,切碎土壤中的泥渣颗粒。

在制作一批陶器之前,夏裕谷都会重复上面的事情。他也贮存了一些陶土,河床上有两个坑,是他往日取土的地方,他把粘土用脚踩过之后,放在太阳地下曝晒,坑已经挖得很深,河水已经渗透过来,沿着那个被挖断的龙窑,沿途都是取土留下的痕迹,有的已经回填,在上面种起了菜。

拉坯

我就像那团泥巴,怎么都扶不上墙

取土之后便是拉坯,也是陶器成形的开始。《天工开物·陶埏》上记载“一杯(陶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说明陶器在成型时的手法很多,也最难掌握。拉坯之前的泥土要经过撮合,其过程很像和面的动作,目的是再次去除泥土中的颗粒,软硬适度后,就放在陶轮上旋转,捏塑成形。

这对于拥有几十年陶器制作工艺的夏裕谷来说似乎很容易。泥坯揉好后放在陶轮上,陶轮是两块石磨组成的,一根木杆插在凹槽中挥动旋转,在旋转中,两手捧着泥坯慢慢拉起,然后掏空,按照所要制作的陶器类型,捏塑出原型。

制作出一个高40厘米的陶壶,夏裕谷大概用了10分钟。10分钟之前,陶壶还是一团泥巴,经过他的双手捏塑后,高低胖瘦都很对称。要知道,泥塑过程是不需要图纸的,器形都在匠人的脑海中。

我亲自尝试了这个拉坯环节,先用木棍驱动转轮旋转,到一定速度后,扔下木棍,在一个陶罐中把手打湿,双手捧住泥团,先把它捏塑成圆柱状,然后慢慢拉高,而在拉高的过程中,左手大拇把泥团掏空。最难掌握的是力道,在高速旋转的陶轮上,稍不注意力道就用偏了,泥团就产生扭曲、变形,尤其在掏空陶壶内部时,双手要同时发力,还要彼此兼顾,让高速旋转的泥团,在两手之间快速成型。

其间,还要用脚不断地给陶轮加速。我尝试了几次,总是在泥坯要被捧起来时就扭曲了,一次好不容易将陶壶掏空,因为开口过大,陶壶在站起来的过程中就倒塌了。在一旁的夏裕谷不时伸过手将泥巴捧正,而我就像那团泥巴,怎么都扶不上墙。

很显然,陶艺制作也需要耐性慢慢去领悟。夏裕谷在1952年就弃学从陶,前后3个月时间就出师了,当年在涪陵师傅的一众孩子中,他学得最快。夏裕谷说,制作陶器是心领神会的事情,不用心的,半年甚至2年拉坯都拉不起来。

烧制

焙烧时师傅要24小时盯着火候,

避免定型时出现裂纹

我在夏裕谷的陶器作坊里并没有看到烧制这一环节。最近出窑的一批陶器已经被运走,12月2日当天,与夏裕谷共同烧窑的一对夫妻,他们的陶器还需要一天的冷却才能出窑。

烧制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地方是一个后来修建的包子窑,它的上面有四个出烟孔,地下是火膛,陶器放在露出地表1米的上层焙烤。为了节省成本,夏裕谷用垃圾站中可以燃烧的衣服作为燃料。按照目前煤炭的市价,一窑陶器出来,成本可能超过3000元,却只能卖到5000元。去掉人工、泥土的成本,所剩无几。

黑色的烟从窑膛中冒出来,我们坐在窑场的空地上,不时被它们熏得难以对话。上世纪70年代,纪南公社刚修建这座龙窑时,为了解决燃料问题,夏裕谷在冬季无法进行陶器生产的腊月,会到监利、洪湖一带收割芦苇。

除了那个冒烟的包子窑,被挖断的龙窑已经无法使用,而那口夏裕谷亲自设计的倒烟窑也因为经费问题,一直停火。

从1977年来到纪南公社,夏裕谷一直作为掌作师傅,从拉坯到烧制一个人独自负责。陶器在进入窑膛之间还需要数天的阴干,在窑内焙烧时更需要掌作师傅24小时盯着,从大火、中火、小火到两边支烧,控制好火候,才能让陶器在定型收缩过程中不出现瑕疵、裂纹。

尽管拥有几十年的烧窑经验,陶器成品的几率依然难以把握,工序越复杂的陶器,成品率就越低。

就拿最容易分辨的红陶与灰陶来说,人类最先用泥土烧制出了红陶,但发现红陶的保存时间很短,使用寿命更长的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出现,人们广泛地把灰陶作为建筑材料,例如青砖、灰瓦。

同样是利用低温土烧制的陶器,红陶与灰陶的区别就是在焙烧过后,红陶是自然冷却的,遭受了彻底的氧化,而灰陶在烧制成功后,经过水逼,在未彻底氧化之前,变成了灰色,耐久度就会大大提高。因为高温陶在遇水之后容易爆裂,所以在水逼过程中,一部分烧制成功的陶器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裂纹,成本就会增加很多。

烧制失败可以说是窑场必须面对的常事。夏裕谷的窑场周围堆积着打碎的陶片,都是历来失败之作。就像距离10公里之外的楚都纪南城陶器作坊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碎片一样,被随意地丢弃在窑膛的周围,逐渐被窑渣、红烧土掩盖。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