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冷却的窑场

冷却的窑场

2013-12-05 02:40:32 来源:长江商报

夯打陶器的工具。

拉坯最难的是要控制手上的劲道。

长江商报消息 陶器退出生活,制陶人难以为继

夏裕谷的作坊一方面以制作用来贴锅盔的陶制内胆维持生计,一方面复制仿古的陶器。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郢城泥陶一经发现就面临失传的困境,夏裕谷收了一个徒弟,但很少露面。一味复制楚国时期的陶器似乎也不是办法,除了古董商,似乎没有人会来买这些看起来像从坟墓中掘出来的古代日常生活器具。

本报记者 钱烨采写/摄

现状

公社时代的龙窑,只剩下一根烟囱

虽然户口已经落地多年,但因是外地人,没有土地,上世纪90年代后,窑场被当地废品公司收购,夏裕谷以临时工的身份,被8000块钱买断工龄,成为草市镇的低保户。

上世纪70年代,夏裕谷在纪南公社建立的那条龙窑时期,曾经担任厂长、技术员、掌作师傅等多种身份,窑场生意也一度火爆,夏裕谷在1980年的工资是78块一个月。与大部分乡镇企业一样,在经历了90年代初盈亏自负、政府撤资之后,窑场迅速没落,夏裕谷只能接续依靠自己陶器手艺的身份,在破败的窑址上自力更生。

夏裕谷有3个儿子,都没有继承自己的陶艺,后来收的徒弟,也是因为经济问题,很少露面。

烧制陶器是一项持久的体力活,整天与泥巴打交道,身上全是黄色的泥浆,而且陶器的烧制过程,污染很大,特别是经营龙窑时,产生的烟尘废气很可能让人染上矽肺病,多年来的生产劳作,老夏的身子也患上痛风、风湿病,因为常年拉坯,双手关节已经变形。

因为废品公司暗地里卖了窑场的土地,那条长15米、公社时代建设的龙窑被村民挖掉一大半,剩下一根烟囱,还是老夏豁出性命保下来的。虽然已经不能烧制陶器,但那根烟囱竖在那里一天,老夏就在此坚守一日。

经营

仿古陶器没有销路,锅盔炉子供不应求

夏裕谷开始生产楚国时期的日用陶器是在2008年,一位文化馆任职的李站长交给他一份楚都纪南城的挖掘报告,是关于陶轮复制楚国都城内日用陶器的问题。当时李站长问夏裕谷会不会制作阴阳壶,那是一种古人用的酒壶,一半装酒,一半装水,壶颈留有两孔,按住一孔可以控制倒出来的是酒还是水,民间叫它“千杯不醉”。

没想到老夏很快就捏塑出了这些陶器,并依照出土文物报告上的器具形状,开始复制楚国人生活日用的陶器。

这些陶器中有在楚国时期放在井中的大陶瓮,是楚国人在夏季储存食物的“冰箱”;有仿制青铜器的陶豆、陶鼎。夏裕谷的复制方式与生活在纪南城内的楚国匠人方法相同,都是利用模范翻制,或者直接在陶轮上捏塑。

在制作出楚国时期的陶器、阴阳壶后,夏裕谷又开始依照仰韶文化、齐家文化中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盆、陶鬲,甚至开始复制结构复杂的编钟、青铜鼎。

在那所公社时代留下的破败的厂房里,堆满了各种陶罐、釉壶,因为很少有人前来购买这些仿古陶器,很多货品都积压在仓库里,已经破败不堪。

从成本上考虑,生产这些陶壶、陶瓶很划不来。因为是釉陶,需要高温土,必须从公安县运过来,而且制造1200摄氏度的高温土需要煤炭,一次开火就要消耗2吨多煤,成本太高。而且仅仅依靠复制古代的器皿,很难打开销路,与卖得脱销的锅盔内胆相比,复制陶器只是夏裕谷从事陶器生产的一小部分。

今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湖北民间传统工艺展示会上,夏裕谷以精湛的陶艺夺得头魁。接下来,荆州区文化馆在为他申请湖北“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称号。

而对于老夏个人的作坊来说,已经纳入城乡改造规划区的窑址,安置问题还没有着落。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