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不怕高管高薪就怕赢者通吃

不怕高管高薪就怕赢者通吃

2013-11-18 02:10:5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进行的针对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的调研日前已经基本结束。人社部发现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状况,这一现象在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中表现较为突出,同时,也存在极个别国企高管领取上千万元薪酬的状况。(11月17日《中国经营报》)

“各个部委部长的年薪只有十几万元,而个别国企高管的年薪近千万”,这样的对比很具吸引力,也是佐证国企高管年薪之高的又一有力注脚。然而,官员并不直接创造财富,而企业家或者职业经理人直接创造财富,行业不同,职业属性不同。

要想证明国企高管的薪酬高且不合理,不是与官员比,而应该和企业的普通员工比。因为两者都是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按理来说两者的收入应该有一种内在的平衡。2002年监管部门就曾规定,国企高管薪酬不得超过平均水平的12倍,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但从现实来说,国企高管动辄上千万的年薪,则早已超过平均水平的几十上百倍。高管们纷纷与发达国家接轨了,普通员工还在“发展中”。

按照“多劳多得”的基本分配原则,高薪并没有原罪。问题在于,国企高管们是否做出了配得上其天价年薪的贡献?不可否认,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创造的利润也一年比一年抢眼,但国企占据了政策、资源及市场的极大优势。更重要的是,国企乃全民所有制企业,其所创造的利润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对国企高管限薪,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中海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玉成就曾这样解释自己日均4.5万的央企高管最高薪:“如果我收入太低,独立董事和投资者会不放心”。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创造力和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上,何时高管的年薪成了唯一标准?需要厘清的逻辑是,国企高管是以自身的管理才能来证明其身价,而不是以其身价来证明其管理才能。

收入分配改革,首先就得从国企高管的天价年薪入手。但“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只是治本,治标之策仍是打破国企高管“官商不分”的双重身份。

因为官商不分,国企高管一面拿着体制内的各种福利待遇,一面又享受市场的高薪。国资委曾表示,管不了国企高管的年薪。也因为官商不分,原本应该按市场化运作的国企掺杂了太多的行政因素,一直无法建立科学、透明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和薪酬机制,国企高管的年薪不能与其业绩紧密结合。换句话说,公众不怕高管的天价年薪,怕的是赢者通吃。倘若高管们无论干得好不好,都是最后的大赢家,那么浪费的就不仅是天价年薪,还有国企的未来。

■ 吴龙贵(昆明媒体人)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