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经历了30年的风雨兼程,聚合力和辐射力在不断的探索中显著提升。
一、金融实力位居中部第一
综合发展研究院(中国深圳)从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的编制,旨在全面展示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发展概况,比较各个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劣势。第四期CFCI综合竞争力排名前十位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天津、成都、重庆、大连。武汉排在第十一位,长沙第十八位。武汉在中部地区金融中心中的实力是最强的。这成为武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坚实基础。但与全国性金融中心相比,差距仍较大,全国排名在10位左右,位置比较靠后。
二、实体经济运行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中国经济呈现“中快东慢”的发展态势,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得以不断夯实。2011年,武汉完成生产总值675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11年末武汉区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38.09元,比上年增长14.1%;人均消费支出17140.96元,增长18.3%,正处在个人金融消费需求快速上升阶段。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武汉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显著,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末武汉区域国家级孵化器15家、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26个,年末高新技术企业597家,新增153家;民营科技企业7500家,增加700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448.90亿元,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74.11亿元,增长29.7%。产业金融、科技金融和消费金融的发展将获得强劲的支撑,发展空间广阔。
在2011年中部五个省会城市之中,武汉的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包括GDP、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等均位于首位。
三、经济领先,金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金融业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但相对于武汉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总体上表现出“金融滞后”的发展特征。
我们尝试运用区位商(LQ)方法对武汉金融产业的优劣势进行测量和分析。当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竞争力;当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LQ<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竞争力较弱。武汉金融产业近三年区位商均大于1,说明武汉存在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但与全国性金融中心上海、北京和深圳相比,武汉的区位商远小于它们的平均水平,与全国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即使在中部地区,武汉区位商也仅仅排在第二位(郑州第一),与其经济实力居中部第一的地位不匹配。
尽管武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但金融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是一个“金融弱市”。武汉经济驶入“快车道”与武汉金融“相对滞后”的非对称发展问题,使得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具有抢占先机和赢得新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意义。
■特约评论员 朱新蓉徐晟
朱新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就武汉金改方案提出建议。
徐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工程系副主任。主持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12年委托课题《湖北省发展供应链物流金融问题研究》及武汉市硚口区财政局2012委托课题《融资项目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