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亚细亚”带来汉口照明时代

“亚细亚”带来汉口照明时代

2012-11-30 03:27:28 来源:长江商报

亚细亚火油公司老建筑现已成为临江饭店。 本报实习记者 刘源 摄

长江商报消息 从火油公司到临江饭店,几代武汉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如果你问亚细亚火油公司在哪里,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可是如果说临江饭店,大多武汉人会告诉你具体方位。

临江饭店,位于现汉口江滩对面,原属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上个世纪初,汉口码头的繁荣时期,这里建有油栈、码头,一度垄断本地石油市场;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作为空军招待所沿用至今。

在本次公布的29处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被列为一级保护工业遗产。11月26日,记者走进这间保存完好的建筑物,一窥究竟。

◎探访

“临江饭店”伫立半世纪

天津路一号,位于沿江大道与天津路交会处,一栋L形建筑占据了路口最显眼的位置。这座建成于1925年的亚细亚大楼被称为“具有中国元素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有向现代主义装饰转换的特征”的建筑。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万谦这样描述:“它不算典型的折衷主义,外观具有从新古典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特征,包括材料以及立面的处理。它比较注重用建筑元素本身(例如,阳台)作为表现形式,尽量去除繁琐的装饰。”

走近可以见到,整栋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入口处以凸出的半圆檐口处理,沿街墙面的阳台有些细部装饰,简洁实用。据记载,这幢大楼由景明洋行翰明斯设计,魏清记营造厂施工,于1924至1925年间建成。原设计8层,实建5层,现在顶部加盖了一层。在建成初期,其内部装修、设备、用具皆按当时最摩登的格式标准建造。在沿江近代建筑群中,它绝对算得上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遗产。

沿街部分外墙顶部的“临江饭店”四个大字,昭示着它半个多世纪的身份。自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撤离武汉之后,这幢大楼在建国初期最早为中南空军驻地,后改为空军招待所,一直沿用至今。走进临江饭店,可在门前左边的墙面上见到关于饭店的历史简介,“具有50多年历史的饭店,一直沿用军队化管理体系,曾多次接待过军委首长和国家级领导人。”

整栋大楼保存完好,基本可见最初的结构格局,属于近代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工业遗产。“它具备旧租界内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特征,且属于有代表的公司,是武汉近代工业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存。”曾参与工业遗产保护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相关人员介绍,在被列入工业遗产保护范围之后,将会依据工业建筑的特征进行再利用可能性调研,延续武汉工业文明的见证。

◎历史

煤油灯从这里走向中国腹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与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火油公司这三大巨头,一度垄断中国的石油市场。创办于19世纪末的亚细亚火油公司,总部设在伦敦,作为当时一个国际性的石油垄断组织,于20世纪初在上海设立在华总公司,之后陆续在上海、沈阳、西安、天津、广州、武汉等地建立分公司,而汉口分公司于1912年建成。

在亚细亚大楼建成前,汉口分公司曾几度搬迁,直至大楼建好。当时,除销售火油和石油制品外,还经营白蜡和蜡烛,并在贸易繁忙的汉口,建有油库、油栈、加油站等。

据史料记载,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汉口分行,全盛时期有职工100多名,下设总务部、稽查部、运输部、通讯部、工程部、油栈等19个部门。自1926年起在外埠设买办,汉口商界的大财主涂坤山便成为汉口分行的买办。建油栈,安装贮油柜,自办油料运输,在京汉线敷设铁路岔道,由汉口用火车将丹水池油柜车直达至各总庄卸油。汉口分行的进入,给汉口以及中国腹地带来了一个新的“照明时代”。

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被日军强行接管。至武汉解放,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汉口分行在汉的业务逐渐萎缩。记者在一些回忆录中找到了相关记载:上个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美国领事馆和美国新闻处所在地,有一阵子会不定期开放,放一些小电影、开放图书阅览室。“当时最受欢迎的小电影是美国的动画片和科教片,我就是在这里认识米老鼠的。”一位名叫“绍六”的作者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如今,人们对此楼的印象几乎只剩下“临江饭店”。作为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饭店,它已成为武汉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据住在附近的一位老奶奶介绍,这里三十多年几乎没有太大改变,以前曾经改为酒吧、桑拿,现在门口依然挂着酒吧的牌子。

◎对话

它是武汉近代工业的重要见证

长江商报:作为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汉口的驻地,这幢大楼被列入工业遗产保护范围,其重要意义在哪里?

万谦:它是武汉近代工业的一个重要见证,在于它能够反映近代工业在产业链上的一个转换。当时的汉口,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最初的工业大多都是为商业服务的,属于民用工业的一种。这个是武汉的一个特点,亚细亚火油公司与平和打包厂正好相反,后者是输出型企业,而前者属于输入型企业。它把火油从国外输入进来,背后依托的是其庞大的全球运输网络,这在当时的中国代表着新兴的产业。从“火油”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其最早可能主要带来的就是煤油灯,再到电灯的普及,这给当时的汉口带来了一个新的照明时代,并改变了当时的生活方式。

长江商报:被列入工业遗产保护范围之后,如何深入挖掘其价值和再利用?

万谦:它曾是近代工业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临江饭店”成为人们关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这种功能转换和更新是很自然的,现在要再利用,可以在其现有基础上,保存原有风格和功能,并唤醒其曾经的历史,比如它作为工业遗产的这一部分历史,作为美国领事馆和美国新闻处的历史,在记忆上作一个连接和呈现。

本报记者 章凌 采写

它把火油从国外输入进来,背后依托的是其庞大的全球运输网络,这在当时的中国代表着新兴的产业。

——万谦(华中科技大学建规院副教授)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