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刘道玉:中国早晚会出几所理想大学

刘道玉:中国早晚会出几所理想大学

2012-05-04 02:45:2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还有几个月,在珞珈山深居简出的刘道玉即将迎来自己的80岁生日。因为身体原因,这位备受争议的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已经不常出现在公众场合,但每隔数月,媒体总会曝出一些他本人对于当下教育改革的声音——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的刘道玉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充满了担忧和焦虑,他尝试用思想和声音来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

近日,由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举办的 “《理想大学》专题研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召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刘道玉希望在80岁之际再写一本题为《理想大学》的新书,“作为这一生的收官之作”。

在研讨会开始之前两天,刘道玉关于《理想大学》的写作提纲已经修改了三稿。在致与会者的邀请信中,他对自己耄耋之年不忘写书的原因做了说明:“余年近八旬,且右耳失聪,右手已不能书写,基本上是一个残疾的老年人。但我不甘寂寞,心中教育改革的炽热之焰未灭,追求理想大学的情结仍没有消失。于是,准备积个人30多年的经验、教训、学习心得和未来大学教育的期盼,着手撰写《理想大学》一书。”

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大多是教育界有影响的专家和学者:上海师范大学前校长杨德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等。他们不仅讨论当下高等教育的问题所在,也描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本报记者 焦蔚

刘道玉:

大学应实施

“预科制”和“游学制”

刘道玉认为,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的游戏规则是“知识游戏”。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教师讲说章句,学生背诵章句。而理想教育的游戏规则,应当是“思想游戏”,着重开发思想智慧,如质疑、反思和批判三大能力。

他认为,支撑大学的六大原则是:以人为本、大学独立、思想自由、学术至上、民主学风、创造不止。而理想大学的学生是自己发现自己的至爱,发现自身价值和自身使命。“这是杰出人才与平庸之才的重要区别。”

与现在“以文凭论高低”的现状截然不同,理想大学将是一种教育“隐退”,将不再有专业、学分、分数、必修课等,也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或学位。刘道玉主张理想的大学实施“预科制”和“游学制”。顾名思义,预科制就是大学的预备阶段。“我国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与学生都没有相互二次或多次选择的机会,预科制可以克服这个缺点。”而游学制可以开阔眼界、博采众家之长,在流动中观察、选择、学习、研究和积累。

他将未来的理想大学模式设想为一种“教育仓储超市”:在这个教育仓储超市中,有各种课程,各种讲座,各种兴趣研究小组;各种自由辩论会,各种梦想剧场,各种社团,各种异想天开的俱乐部。学生就像是顾客,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教师是指导,接受各种咨询,解答各种问题;学校领导犹如总经理,负责制定政策、管理、考评,并为超市储藏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需要理想大学是无疑的,或早或晚终究会出几所理想大学。”这位一辈子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教育家并没有丧失信心。

朱清时:

一味追求100分

好比撒十遍化肥增产十几斤

“社会上有一些不正之风也刮进了学校。学校作为‘道德高地’的作用失守了。”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心目中的理想大学不光要传授课程和知识,更要引领社会的道德文化。他说,学校应该成为熔炉,进来的是矿石,输出的是杂质被去掉且加入了许多优良品质、知识能力的“产品”。

刘道玉在发言中,列举了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杭州天长小学教师周武发现了一个规律:在校读书考试前三名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成绩平平;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往往大多成为杰出的人才。

朱清时对国内家长学生普遍追求100分的现象也是充满忧虑。他说,陈省身先生曾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因为陈省身认为,“原生态”的学生考70、80分就够了,要熟练到一分不丢的程度,就需要很多努力。这就类似于给土地施十遍化肥,却只增产几斤或十几斤。这样磨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朱清时感慨颇深的是,目前大学过分注重文凭,文凭已经背离了其本来的含义。

“文凭本义在于学生在大学中所学到的真本事,既包括科学的真本事,亦包括人文的真本事,道德上的高度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只有这些东西,文凭教育才真正有其含义,但我们现在教育过分追求文凭,反而把这些真本事给忘掉了。”朱清时说。

易中天:教授要有底线,

不能和学生争女朋友

“理想主义的大学,圣人是没有的。”武汉大学校友、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建言,要追求理想的大学,需要给大学教授建立底线,进而影响社会并给社会一个底线。

“当今中国的问题,已经不是道德问题!你跟那放三聚氰胺、苏丹红的,做毒大米的,能谈什么理想?什么信仰?”会上,易中天的发言直言不讳。

在他心目中,理想大学的教授应该从人品、学问和身体三个方面去考察。“身体是最次要的条件,体检就可以了,只要没有传染病,哪怕是霍金也没有问题。”而人品问题,不能像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那样搞量化打分,还是应该讲底线,讲职业道德:“公德不能不管,私德可以不问,但是要有底线:你一个教授和学生争女朋友,不可以吧?你在课堂上骂学生王八蛋,不可以吧?这就是底线。”

而职业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学术方式来解决,学术的底线就是不剽窃、不抄袭。他认为,现在剽窃、抄袭都是量化逼出来的。“现在的大学就是养鸡场,天天数你生了几个蛋,没完没了让你填表,然后问你为什么没生一个创新型的蛋。这怎么生得出?”

易中天主张“一本书主义”。他认为,理想的大学申报职称或申请职位,只需要一件代表作,而且不准说著作等身。“又不是卖大白菜的。一篇代表作就够了,最多三件,不准讲堆头。”另外,不论是评职称还是晋升,提到代表作的时候要说明它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及贡献和创新,而且还要提供相关证据。“你自己要说清楚自己,你的代表作意义在什么地方,把证据拿出来。”

钱理群:大学培养“精致的

利己主义者”危害很大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在这次“《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这个观点顿时语惊四座。

钱理群认为,大学,特别是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学校是应该培养精英的。精英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和承担的精神,不仅有自我承担、学术承担,更有对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类的承担。

“而我们现实的人才是什么呢?我要特别指出:现在的大学,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己利益成为了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驱动力。为他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投资。”在钱理群看来,这会给国家未来、民族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正是大学的失职,根本是犯罪。

他认为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是当前大学面临的两大恶果。一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拒之门外;一个是精神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就导致了大学的精神贫困和大学的无精神。而理想的大学则应该有三种精神:沉静,清洁,定力。

“也就是说,当整个社会的风气陷入喧闹时,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应该选择沉静;当整个社会的风气陷入污染时,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应该选择清洁;当整个社会的风气陷入浮躁时,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有定力。应该洁身自守,保持基本的规范,学术的规范。不受任何外界诱惑,决不放弃、决不让步、决不妥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