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无轮渡,不武汉

无轮渡,不武汉

2011-12-28 02:35:17 来源:长江商报

粤汉码头。

长江商报消息 从中华路到武汉关,花一块五买张船票,到对岸去。去赶车,去骑车,或者步行到目的地,近几年,这为不少人解决了过桥拥堵的问题。

如果是晚上,买张五块钱的游览船票,坐到武昌;然后不下船,再补张船票回汉口,半个多小时的光景,吹着江风,尽揽两江之风光,好不惬意。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到粤汉码头去,坐上“两江游览”的旅游船,在江上畅游一阵子。通常我会选前者,“要到对岸去”的这种轮渡心情,即使是往返重复,也胜过旅游。

这大概是每个武汉长大的小孩都有的一种轮渡情结。尽管今天轮船不再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交通工具,而这种记忆中的过江方式却成为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

“过江”对小朋友来说是件大事

在前进一路,坐上38路车,一路开到粤汉码头。登船,等鸣笛,然后一路过江到红钢城。中学之前,这是每个假期最期盼的行程。爸爸妈妈会带着我,到住在红钢城的姨妈家小住,这段时间,不受监管,撒欢得很。而那时候,“过江”对于小朋友来说,也绝对是件大事儿。

现在从汉口江滩公园入内,“两江游览”船的上船位置,便是以前的粤汉码头。虽然地名和码头沿用下来了,却早已不是往日模样。那时候,汉口江滩公园远未建起,并不如今天这般绵延宏大,江边一溜充斥着无数码头,各个码头都有各自所属单位,基本是一码头一单位。

据当时在汉口船厂工作的姨父回忆,仅粤汉码头附近,除了滨江公园,就有炼油厂,卫生垃圾转运站,船厂,救捞单位等多家单位驻扎。当然没有今日江滩之规整与美观,却有一种自然与历史冲撞出的随性,在记忆里尤其显得亲切。

汽笛鸣过,半个小时就到了红钢城

一下车,就往码头冲,恨不得等不及爸妈去买船票。踩着干枯的水泥路面,从石梯上快速地冲下,摇摇晃晃地踩着石梯与趸船之间的踏板,往等船的地方去。爸爸妈妈一路在后边喊,我一路往前面冲,一定要抢到围栏边上,好等开门时冲上船去。

上了船,首先抢占二楼最靠边上的两蹲柱子,坐下。这是最有“船味儿”的位置,与趸船上栓麻绳的柱子一样,是用来固定船靠岸的。一般一楼的被用来栓麻绳,二楼则成为了最好的“观景台”。前几年我去坐船,依然会去抢占这两个位置,直到轮渡换了新船后,才没了机会。

开船的时候,会鸣笛。长笛鸣过一次,再鸣短笛,船就开了。然后半个小时,就到了红钢城。下船一条笔直的路(今工业三路),经过好多个路口,好多的红房子,便到了红钢城姨妈家。

当时在汉口船厂工作的姨父,每天在青山与汉口间往返。红钢城那边的码头原来叫蒋家墩码头,粤汉码头至蒋家墩这条航线,是他每天的必经之路。“当时这个航线每小时一班船,如果赶不上,就得搭16路公交,去汉阳门赶到王家巷的那班船(半个小时一班),再转车去上班。”姨父说,当时船是很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时候只要需要过江上班的,都有赶船的经历。

有了长江大桥后,“坐船过江”的人少了

当时从粤汉码头出发的船有两趟,一趟开往蒋家墩,一趟则开往徐家棚。在没有长江大桥的年代,徐家棚曾是火车轮渡的重要站点,连接着京汉线和粤汉线。据说“粤汉码头”之得名,最早便是由这粤汉铁路而来。直到武汉长江二桥、汉口江滩公园建起之后,粤汉码头才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过江更方便了,坐船这种出行方式也渐渐淡出了武汉人的生活。

如今,长江上依然保留着武汉关至中华路、汉阳门至王家巷这两趟航线。在汉口江滩和武昌江滩,也分别有“两江游览”的船只。现在,我也会偶尔坐船过江,而曾经的轮渡记忆却很难再寻回。

记得几年前,我带一位北京朋友从武汉关上船,去中华路。坐上轮渡,在宽敞的船顶看长江夜景。汽笛响过,船从武汉关驶出,城市的灯光一掠而过。我唱起那首常常会唱起的歌,“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那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我们对视,会心一笑。

文/nicole

征集

现持续征集关于武汉的城市记忆。如果你也在这里,请将你的老照片与城市小文发送至邮箱cjdlxz@gmail.com,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或者登录新浪微博@长江地理 即可。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