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十米残墙,是武昌城600多年的记忆

十米残墙,是武昌城600多年的记忆

2011-08-26 02:02:35 来源:长江商报

老武昌城的大东门(宾阳门),就在如今的大东门立交桥附近。本报记者 田振龙 摄

长江商报消息 历经600多年风雨飘摇,武昌城的10座城门早已消失。不过,通过查阅历代武昌城图,以及相关专家的指引,还能大抵圈出武昌城的轮廓——大东门(宾阳门),就在如今大东门立交桥附近。沿中山路前行,相隔几百米就是小东门(忠孝门)。武胜门就在现得胜桥街口附近。紧随其后的是汉阳门,在现曾家巷附近。平湖门在平湖门水厂附近。文昌门就是武船北门所在地,望山门则在武船东门,保安门在今保安街。中和门就是现在起义门所在地,通湘门则靠近武昌火车站。

大东门外,曾有一条护城河

大东门车站、大东门立交……作为老武昌城城门的大东门究竟位于何处?

若不是90岁以上,从小生活在武昌的人,恐怕难有印象。这样的老人现在已不易找到,即便有这样的老人在世,但历经数十年的变迁,他们也恐难指出老城门准确的位置。

70多岁的陈爹爹一直生活在千家街,自然,他也未能见到大东门。不过,在他的记忆中,年幼时,他曾见过护城河,也就是如今中山路千家街一侧人行道所在的位置。只是,那时的护城河里也早已没有了水,只是一条小沟。

老人曾听自己的父辈提及,从前的大东门,就在现大东门立交桥所在的位置。

通过比对1521年和1883年的武昌城图,可以确认大东门就在现立交桥所在地附近。

1883年的武昌城图,标注了长春观,一直没有太大变动,长春观就在大东门之外,是为城外。

若非几张几百年前的武昌城图,大东门几难考证,曾经的遗址早已荡然无存。

不过,其后发生在大东门前的战斗,却不乏见证人。如今,坐落在劝业场附近的独立团烈士陵园中的191名烈士,均是在攻占武昌城的战斗中牺牲。

今年65岁的饶海涛老人的爷爷饶瞻先,就是那时北伐军中的一名司务长,见证过当年战事的惨烈。

1926年9月5日,以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为先锋,革命军打到了武昌城下。独立团指定第一营为奋勇队,担任大东门及通湘门的爬城任务。因守敌十分顽强,爬上城去的战士大都牺牲。数次猛冲都未攻入,苦战中,一营官兵全部战死,损失惨重。

这或许是大东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的最后一笔。

仅存的门,是离大东门最近的起义门

从大东门,沿中山路向武昌火车站方向行走,拐过一个弯,即可到达起义门(原中和门)。两座城门之间的距离不过1.5公里。

明朝扩建的武昌城,共有9座城门。清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方便武昌城东铁路运输,在宾阳门(即大东门)与中和门之间增辟1门,取名通湘门。至此,武昌城门增至10座。

600多年风雨飘摇,曾经的10座城门早已消失。只有仅存的起义门,还能找到一点门的影子,尽管它早已不属于明朝。

16日,记者来到起义门,为迎接辛亥百年,这座城楼正在重新修葺。明朝建城时,这里原称中和门。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起义军正是从这里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中和门因此更名为起义门。

烈日下,修城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黑色墙砖砌成的城楼和城墙,再现了当年的城貌。城楼上,两门大炮挺立得威猛,太阳下,闪着历史的古铜色。

起义门一侧的石灰堰和起义后街,大多是数十年前的老房子,现在正在拆迁中。未来,这里将成为全新的首义文化区。

今年83岁的张爹爹,在石灰堰已住了数十年。他家的房子是几十年前的老平房,他也是最早搬到这里的居民。

相传,石灰堰就是为明代修武昌城而储存石灰的地方,后来,积水成堰,因而得名。

老人说,他家房子的所在地,正是从前城墙所在的地方。只是,在他搬到这里之前,城墙就已拆除。

石灰堰的另一侧,叫起义后街。中午,60多岁的吴婆婆正在大树下和一些老人纳凉聊天。

她的家在起义后街101号,解放前的老房子一直留着。房子是木质结构,虽显陈旧,却冬暖夏凉。这也是周围最老的一座民房。

据称,起义后街原本只有40余户人家,后来,逐渐增加到了数百户。这里,原来属于城内,早期居民也都是以种菜为生。

在吴婆婆家的墙角,堆放着灰色的硕大砖头,有些上面还刻有无法识别的字迹。这些,可能就是当年武昌城的墙砖。

村中的老人大多已离世,对于曾经的起义门和城墙,年轻一辈都没有印象。他们所见的起义门,也是后来修葺过的。

仅存遗迹,是一段

600多年前的城墙

武昌从前是有城的。

如果不是同盟会元老石瑛先生的坚持,恐怕再难找到武昌城的影子。

三义村23号,石瑛先生的旧居,现已被改成一个工作室。在院子的一角,记者看到了那段残存的武昌城墙。据称当年武昌拆城时,拆到石老先生家,石先生一再阻拦,这段城墙才得以保留。

除了院子里的一段外,这段城墙一直向外延伸,大约十余米。城墙墙面呈褐色,据称是后来为了保护这段城墙,在上面增加的保护措施。

城墙有4米多高,因上面已做成了房子,所以,无法看到其宽度。城墙脚下做成了一个小型的花园,供周围居民休憩之用。看起来长久无人管理,周围杂草丛生,略显破败。站在这里,已很难想象武昌城当年的雄姿。

后经专家考证,这段城墙就是明朝时期修建的武昌城城墙,为武胜门遗址。

从城墙一侧的台阶,拾级而上,是一个不大的村子。居民家的门牌号名曰“东城壕”,可见其从前所处的位置。

现中山路的走向,与武昌城城墙所在位置大概相似,直通江边。

老武昌城,

是郭沫若动议拆除的

《武昌区志》记载,明清时期的武昌城,墙体为陶砖结构,墙身伟岸。城垣周长达10公里,城内径东西2.5公里,南北3公里,略呈长方形,城内面积6.122平方公里。城高9.34米,顶宽18米。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昌城,惨烈的战斗,让武昌城千疮百孔。

然而,拆除武昌城的动议并非始于此。

1890年,清政府决定建设粤汉铁路,拆除影响铁路建设的武昌古城垣的动议随之提出。后因资金问题铁路建设搁置,拆城也就不了了之。

1919年,众多名人士绅从经济发展考虑,陈述“五弊”,要求拆城墙,也因争议较大再次搁置。

但几经反复,武昌城终未摆脱被拆除的命运。那是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昌城之后。

在胜利后的一次会议上,亲睹攻城艰难的郭沫若等,再次提出拆除武昌城垣这一“封建堡垒”的议案。并获得很多人支持。一批湖北籍人士虽不赞同,但围城之痛记忆犹新,不好多说什么,也人微言轻。

1926年10月,湖北省政务委员会作出了拆除武昌城垣的决定,任命政务委员会军政股长的万声扬为拆城委员会主任。

是年后,武昌无城。

·手记

让我们用地名去怀念

如果不是为了做这个报道,我以前从不知道,武昌原来是有城的。

走在曾经的武昌城所辖地区,特别是那些老地方,老地名,走访那些老者,多少还能体会到一些老武昌城的气息。

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那些老的,逐渐都会变成新的,可供怀念的地方越来越少。

对比几百年前的武昌城图,很多老地名,一直延续至今。通过那些熟悉的老地名,或许能还原出武昌城曾经的样子。

翻阅《武昌区志》,老武昌城被概括为“三台、八井、九湖、十三山”,那些曾经的美好,如今几乎消失殆尽。

走在老武昌的街头,感受着粮道街、花堤街、汉阳门、平湖门、大东门等古老的地名。

原来,武昌是有城的。

本版稿件

本报记者 刘飞超

 

【大东门】

特别文史顾问:徐明庭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第六子朱桢分封武昌,是为楚王。其后,在此扩建武昌城,并开设9个城门。大东门位于武昌城的正东。1926年,北伐军攻下武昌城后,拆除城墙和城门。

——据《武昌区志》

期待一个微缩版的武昌城

施平,武昌区政协常委,一直致力于武昌城文化的研究和保护,首义文化区的建设与其多年来的坚持有很大关系。

在他看来,武昌从三国时期开始建城,并在明朝最终成型,其历史不可谓不悠久。此前,他在接待一位文化名人时,对方曾很惋惜地告诉他,武昌其实处处都有文化。“只是,现在已没有可承载的地方。”

他感叹,随着过去的拆城以及后来大规模建设,可供后人了解武昌城历史的遗迹越来越少,“现在几乎很难找到。”

另外,岳飞、张之洞都在武昌住过多年,三国演义中的众多章节经考证,也都发生在武昌。“可现在,这些都只停留在一些史书上。”

施平曾多次提出,可以在紫阳湖公园内,重建一个微缩版的武昌城,以此再现几百年前武昌城的风貌。可惜,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这一提议,一直未能落实。

值得欣慰的是,他多年坚持的武昌首义文化的打造,终于得到了落实。而且,前不久他参加政协考察,在新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看到馆里专门有一个展区,还原了武昌城的一处街景,“虽然不能体现全貌,但多少能反映出当时的武昌城。”

 

下期寻城:昙华林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