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地王“央企制造”甩了谁的耳光

地王“央企制造”甩了谁的耳光

2010-03-17 02:17:28 来源:长江商报
    
    ◇ 李妍(重庆 评论员)
    “再大的大款,大不过公款”。有了统计部门没有出现“国进民退”的证明数据,有了“做大做强央企”的雄厚支持舆论,不差钱的央企如今更是舍我其谁——在“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又涌现出新的“地王”。当天,北京一日成交6块土地,总金额达143.5亿。诞生的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制造”,其中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样的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也杀入了地产领域。(3月16日《京华时报》)
    在房地产政策大棒从来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市场语境下,不断刷新的地王其实只是时间问题。唯一让人们没想到的是,在“两会”结束后仅一天,住建部那声“稳定房价肯定行,不行也行”的振臂宣言还犹言在耳,各界对高房价的讨伐声尚未落音,央企就迫不及待地戴上了“地王”的帽子。“一点不给面子地甩了个大耳光”,大嘴任志强如此评价。
    最高楼面地价超过3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达143.5亿,刷新的土地成交纪录让赚得盆满钵满的地方政府,以及对房产利润志在必得的央企没有任何遗憾。拿下东升乡蓟门桥地块的中国兵器集团北京世博宏业就认为该地块价格并不是太贵,因为“一个项目要经过几年的开发,价格会稳步递增”。这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力,一个楼面地价已经超过3万/平方米的房产项目,售价将会是多少?细说起来,因土地价格高涨致使房价水涨船高,其实也不是什么需要遥望的将来时。高地价会给低地价的房子发补贴,“地王”来了,它预示着这片地区的房价只会更高,而不会天上掉馅饼般地降低,于是跟随“地王”引发的周边房市上涨效应便会无远弗届。
    老百姓不懂“地王”财富资产的运作规则,他们只是最简单的生活经济学家,哪儿能生存,便会如候鸟迁徙般择良木而栖。中心地贵、房价贵,就辗转搬到郊区,哪知郊区也会因买房的人增多而推高地价房价,郊区既然上涨,中心地段焉有不涨之理?老百姓搬家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地价、房价也就在这样的相互推动中不断创出新高。
    地王上有政策信贷无条件支持,下有地方政府的利益联动,地王的接盘者央企自然更是豪气万秋。中国房产从来都不是政策市,只说几句不咸不淡的“控制房价”抑制不了房市飘红,只要地方政府在地价上能够赚得眉开眼笑,只要房地产数据永远放在GDP中拿来说事,房价就永远不会掉头。哪怕地价再高,开发商做的永远都只是只赚不赔的生意,“对企业而言,哪个行业赚钱做哪个”,非房地产企业的央企入主房地产,不仅不差这个买“地王”的钱,更是看准了房市可观的暴利和只升不降的价格走势。
    面对高地价,缺少资金的开发商早就自觉地向高地价低头,转而投向二三线城市。“房子是财富像钻石,低收入不该拥有”,如今,这样的话置换到土地语境,同样适用于发出此论的任志强之流。在土地、房市早就被当成资本财富来玩的今天,连潘石屹、任志强之类的房产大腕面对高地价,都已经“失去了参与的信心与勇气”,徒留互嘲“丢人”,遑论只希望求得广厦一间庇寒的普通老百姓?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