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相声非科班教育所能承担

相声非科班教育所能承担

2010-02-22 06:56:55 来源:长江商报
    不景气的何止相声,很多传统艺术,到了如今这个年代,都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但我并不认为这是艺术自身的问题,或是演员培养的问题。没有舞台支撑,一个行业就算没了门路,高手再多,也会想着心思为稻粱谋,这行业哪能兴旺起来。
    ◇ 本报评论员 肖畅
    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广播艺术团将联合开办相声、喜剧表演专业本科班,一方面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相声这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校方称,这是响应国家要求,立意可谓高远。(2月21日《深圳商报》)
    虽说相声、喜剧专业听来颇为新鲜,但相较于其他五花八门的大学专业来说,还算可以理解。喜剧专业将教些什么,我不清楚,暂且不表,单以相声专业来说,倒可以看做维系传统艺术的努力,毕竟相声已经列入了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中,大有从教育上扶持的必要。
    但是,正如中文系培养的不是作家,民俗学培养的不是民间艺人,我想,相声专业似乎也不宜定位于培养优秀的相声演员,做做相声艺术的文化研究,也许更为适合。除了这种类比之外,让我觉得不适合培养相声演员的另一个理由是,相声艺术从来就是师徒传授,讲究门派师承,其谱系相当完整。相声的生命力,靠的是谱系的绵延,而非学院式的教育。
    北影、中广,培养出来的相声专业的学生,如果要走专业的相声表演之路,是不是还要在毕业之后,再找个师傅拜入其门下?如果需要转这么个大弯子,那么相声专业无非是提供一个相声演员的后备军罢了。如果不用参拜呢?那相声业从此就面目一新了,将会出现两套演员系统,一套是科班出身的,乃学院成员,另一套是“名门正派”,演员名列谱系之中,在血脉上是纯正的。我不知道,这两套系统并存的话,到底对相声是不是好事。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相声专业毕业的学生,最后云深不知处了,那将见证着这门专业的彻底失败。
    我不知道如今相声界的“名门正派”是否真的血脉纯正,更不知道这个师徒制传承是否仅仅流于了形式,但至少相声的谱系还在,相声的宗谱还比较清晰,一代代追溯,还可以找到当今演员和相声老祖宗在艺术血脉上的关系。很多艺术品种,都有自己的谱系,各自传承模式经历史锤炼,早已具备深厚的内力。甚至可以说,一门艺术的谱系,已成为这艺术生命的一部分。这种艺术生命,其历史传统,以及相应的师承模式,非科班教育所能及。
    当然,现在相声似乎不景气,需要学院教育加以扶持。但我仍想强调,相声专业适宜文化意义上的整理、研究,而不适宜培养相声演员。再者,不景气的何止相声,很多传统艺术,到了如今这个年代,都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但我并不认为这是艺术自身的问题,或是演员培养的问题。没有舞台支撑,一个行业就算没了门路,高手再多,也会想着心思为稻粱谋,这行业哪能兴旺起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