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放低身段 欢迎触摸

放低身段 欢迎触摸

2010-01-23 23:31:32 来源:长江商报
◇现场花絮
这是嘴巴,这是鼻子
展览开幕当天,展厅里迎来了近百位特别的参观者——视障人士、盲童。和正常人一样,他们也有对艺术的追求,这一次与雕塑进行触觉上的亲密接触,显然是一种全新体验。
“哦,这肯定是梅花鹿,这是它的角!”42岁的盲人邓继群先生一边摸着《飞翔的墨丘利》一边兴奋地喊着。周围的观众明知错得离谱,却没有一个人发笑。一边的志愿者早已按捺不住,拉住邓先生好好讲解了一番。第一次接触西方艺术的邓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啊,这不是角,是翅膀啊,你不说还真摸不出来,法国艺术品真是充满了浪漫色彩。”68岁的盲人吕友宝女士对一组舞蹈者的雕塑很有兴趣,一边摸还一边跟身边的老伴介绍:“这是嘴巴,这是鼻子,看来他还在笑呢!”
小朋友玩得惬意
爱好艺术的水襄玉婆婆一早也赶来观展,她愉快地用双眼和双手完成了与各个雕塑间的零距离玩赏之旅。由于以前见过卢浮宫展品的图片,她自信“让我蒙着眼睛,我也摸得出来这些是什么雕塑”。面对裸体雕塑,她没有一丝不舒服、不纯洁的感觉,更喜欢用手去触摸,特别是体验人体的胸肌和三角肌的那种质感。
感受完这些远道而来的卢浮宫雕塑原真复制品后,她不禁联想到中国神话中的射日英雄后羿:“如果把后羿射太阳的场景做成雕塑,大概就和这些西方雕塑所表达的一样了。但从《聊斋》中“走”出来的雕塑又肯定完全和他们不同,中西方文化虽有融合之处但仍有差异。”
罗女士带着四岁的儿子刘佳明看完了楼上的水彩画展后也来到了现场。在这里,小朋友得到了“可以摸”的允许,立即尽自己所能地从各种角度去亲近雕塑,玩得一脸惬意。罗女士则在旁边提各种问题,诸如什么是粗糙,什么是匀称,不错过给孩子做现场教育的好机会。
本报记者 卢欢 通讯员 符坚 采写
卢浮宫雕塑登陆武汉了!还是可以被任意触摸的哦!由湖北省艺术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北京世纪坛世界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触·觉——卢浮宫雕塑触摸艺术展”前日上午在省艺术馆开幕。至3月7日,市民们可前往省艺术馆一楼,亲手触摸到来自卢浮宫的雕塑精品的原真复制品。
该展览此前已在台湾、北京、福建等地成功展出,武汉是巡展第四站,第五站将去香港。作为我省首次为残障人士举办的艺术展,它打破了传统“请勿触摸”的参观模式,邀请参观者,特别是视障人士参与“触觉互动”,所有展品因可触摸而变得可亲可近。
为了给残障参观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展厅布置都特别用心,如由深蓝色的地毯铺成一条条小径,组成本次参观的路线,中文和盲文同时出现在说明牌上等。
展厅里陈列的18件卢浮宫雕塑原真复制品均为石膏或树脂材料,包括著名的《米罗的维纳斯》、米开朗基罗的《叛奴》。所有展品旨在呈现西方雕塑家力求表现的五种动态——奋力、奔跑、舞蹈、飞翔和坠落,都反映出对于平衡和姿态的追求。“我们遴选的展品涵盖西方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雕塑精品,希望能以小见大,让武汉观众了解卢浮宫雕塑的历史。”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公众与艺术教育部专员爱丽丝·朗贝尔女士解释道。
此外,主办方还特别甄选了《盲人摸象》《大跃进1958》等6件湖北雕塑家的优秀作品“对话”卢浮宫,这部分本土雕塑作品同样可以任君抚摸。《盲人摸象》这一作品恰好呼应了此次展览的形式,创作者刘政德也在现场表示非常乐意看到观众们摸自己的作品,“触摸也是雕塑的一种功能,是人类的一种审美享受”。
前日下午,朗贝尔女士还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触觉感知艺术”的讲座。她介绍说,卢浮宫博物馆于1995年正式开放的触觉展廊即是通过触摸雕塑复制模型的方式,引领参观者,特别是残障人士感知艺术,了解艺术史。她希望武汉站能吸引残障人士及更多普通观众参与,大家在触摸过程中感受艺术家的表现力和匠心,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达到心灵的互通。
本报记者 卢欢 通讯员 符坚 采写记者 原丽阳 摄
“触·觉——卢浮宫雕塑触摸艺术展”开幕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